来源:广西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12-14 浏览:1208
广西新闻网柳州12月13日讯(记者 罗莎 杨思悦 冼妍杏)群山含黛,大地披绿,12月13日,“关注森林·绿美八桂”2022年全国主流媒体云观广西主体采风团走进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探访这里如何深挖“林下”潜力,做好“山”的文章,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大发展。
三门江林场林下办公室主任莫廷靖在向采风团介绍国储林情况。记者 宋瑶 摄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建于1951年,林地跨桂粤两省,森林蓄积近700万立方米,经营总面积超100万亩。近年来,林场率先推行“区直林场+地方政府”模式,与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合作成立广西鹿鼎林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鹿鼎集团”),引入资金活水,流转了近70万亩林地用于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让绿水青山不断释放生态红利,让林区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航拍图。记者 胡兆双 摄
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是推进国储林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每建设1亩国家储备林,村集体就可以获10元工作经费。”三门江林场林下办公室主任莫廷靖介绍,林场以林惠民,村民通过参与营林生产获得报酬,村集体以参与建设管理方式获得工作经费,让村集体和农户短期得变现、定期获租金、远期得分红。
在实施固定收益、入股合作等模式后,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生态优势,三门江林场着力培育桉树大径材,并探索出“国储林+林下经济”模式,让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提前变现,进一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桉树是国家储备林项目短期还款主要来源,林场改变传统经营方式,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延长采伐周期等科学经营措施培育桉树。
据了解,项目位于龙母分场41林班,面积共445.7亩,种植品种为尾巨桉。桉树二代已于2013年8月萌芽更新,现保留每亩萌芽桉树80株,平均树高27.5米、胸径20.5厘米,预计每亩出材量24.9立方米。三门江林场龙母分场场长王辽给记者们算了一笔账:“桉树大径材间伐每亩出材约7立方米,按每立方米800元测算,亩产值达5600元;5年后,主伐出材每亩可达30立方米,按当前市场大径材每立方米1000元测算,亩产值可达30000元。间伐与主伐加总,示范项目每亩产值能有35600元。”
桉树大径材培育林。记者 冼妍杏 摄
复合经营培育桉树(林下种植三叉苦)是“国储林+林下经济”的样板。为提高桉树林综合效益,三门江林场积极探索桉树复合经营模式。在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三叉苦,增加林地单位面积产出,以培育桉树大径材为目标,通过乔灌混交,充分利用光照、水分、肥力,实现林地效益最大化。
“项目面积共300亩,现保留4年生二代萌芽桉树每亩80株,桉树满8年采伐每亩可出材24立方米,产值2.4万元;每亩桉树下种植300株三叉苦,三叉苦在桉树采伐前采收,每亩产量8000斤,产值1.6万元。”莫廷靖说,一个8年的轮伐期,桉树和三叉苦每亩总产值能达4万元,平均每年亩产值达5000元,实现增收和生态保护双赢。
林下种植三叉苦。记者 冼妍杏 摄
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是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关系的重大战略。三门江林场党委委员郭伟明表示,作为全区国储林建设的“先锋军团”,未来三门江林场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落实林地林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举措,推动形成社会得生态、国家得木材、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村屯得收入的共赢发展新格局。